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3b292df5e0fe99250bbf5812a64012d98cb1712b.jpeg)
这两天,孙杨被禁赛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。三名仲裁员认为孙杨的行为构成了“暴力抗检”,所以孙杨败了,被罚禁赛八年。他上诉之后,却因律师在继续搜集证据方面做得不够,出现了几个失误,败诉了。而这个律师就是孙杨妈妈找的。
孙杨妈妈说:“如果不是我坚持自己的意见,或许一切都会改变。我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儿子。”
我们都相信孙杨的清白,支持他继续上诉,但也有人指出了问题所在,就是为什么他遭到那么多外国运动员的反感?怎么就他的幺蛾子最多呢?
比如,霍顿、斯科特等,他们都拒绝和孙杨握手合影。巴西选手卢卡,也是拒绝了孙杨伸过来的手,转身离开,也是让人无奈又无语。
为什么这样一个有实力的运动员,却似乎总是得不到应得的尊重和公平,反而总是被质疑?
其实,并不是所有中国运动员在国外都如此。
![](https://pics7.baidu.com/feed/f9dcd100baa1cd11458af7ab2bfa84fac2ce2d6f.jpeg)
孙杨唯一的“污点”其实就是暴力抗检。自国际奥委会对运动员进行兴奋剂检测以来敢砸样本的,除了孙杨,再无第二人。
因为是国际性体育项目,需要国际规则来规范。当时的孙杨忽视了什么可做,什么不可做及后果。
孙杨说:“我一直坚信自己的清白……我感到震惊、愤怒,不能理解!”
可大白杨啊!唯一能证明你问心无愧的就是那个特定时间点的那罐“血样”。
如果你当时不意气用事,可能就没有今天的这些事情。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34fae6cd7b899e51a0645712d04f9535c9950d38.jpeg)
果不其然,事情发展到今天,评论区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。孙杨自身的性格弱点显露无遗。
“血样有A和B,有一瓶的密封容器被砸破了,但是血样还在,就是图里面那样,用一个小试管装的。采血是把血装进小试管,再装进密封容器里,密封容器就是图中有密封装置的玻璃瓶。另外还有一瓶血样没有砸,所以血样本身都是在的。但是你打碎了密封装置,血样就失效了。”“我们去听证会都知道仲裁的重点在于你没有配合完成药检的事实,而不是你有没有砸毁样本瓶或者是否使用暴力抗检。你出示的这些都是仲裁庭无法采信的证据,对整个案件判定毫无意义。你是到现在都没弄明白CAS为什么判你败诉啊?还是成心煽动舆论情绪,好为自己站台,收割上综艺资本呢?”
![](https://pics5.baidu.com/feed/5366d0160924ab187588cb2ca712aacb7a890b79.jpeg)
我也回顾了一下这次判决事件,确实孙杨很大概率是清白的,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国外运动员对他有抵触情绪?导致今天被禁赛8年的悲剧发生?网友为什么也这样郁闷呢?
从心理学的角度讲,孙杨是属于冲动型人格,做事情不考虑后果,不懂得尊重他人。
例如,当你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时,凭着自己的才干,你直接就把工作牌砸到你领导的桌上,扬长而去了,还指望着领导第二天来请你上班。
主要特征为: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,暴力或威胁性行为的突然爆发也很常见,这种人常常因微小的刺激而突然爆发非常强烈的愤怒和冲动,自己常常不能控制。
![](https://pics7.baidu.com/feed/9825bc315c6034a82265cc3a58fb05520b2376f0.jpeg)
同样是遭受到外国友人的歧视,我们来看看孙杨是怎么做的。
当时霍顿事件,他一句“你可以不尊重我,但你必须尊重中国。”就把事件性质直接上升到国与国,让霍顿一时之间至于无数中国人的唾沫中。
反观姚明,他没有把矛盾升级,而是懂得忍气吞声后,用实力和人品让对方服气,拿回自己的尊严。
2002年,巴克利曾在节目中放言:“姚明就是个菜鸟,只要他单场得到19分以上,我就当众亲驴屁股!”姚明没有把矛盾上升,而是幽默地回应:“那我就天天都拿18分吧。”而事后,姚明不负众望努力提升自己,终于轻松拿下了20+。而巴克利,也兑现自己的诺言 —— 当众亲吻驴屁股。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574e9258d109b3de186e928e5f572087820a4c75.jpeg)
其实,孙杨确实是我们中国游泳健将中的骄傲。但是他到了一个位置,我们谁也不能帮他去处理一些事情。成年人总是要面对一些处境,欲戴皇冠必承其重,他到了国际上拿了那么多奖,如何去处理好人际关系,处理好情绪,是他必须面对事情。一味地把事情闹大闹僵,最后就是这个结果,我们心痛也束手无策。
全国朋友一定是支持孙杨的,但是网民们爱国情绪被利用得多了,也会去深思背后的原因,他个人是否这一路走来做法也欠妥呢?我想作为一个专业的运动员,核心业务是通过训练提高竞技水平,还应该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。
正如体坛周报特约评论员易剑东(温州大学教授,奥林匹克研究专家)所说:“参与竞赛和相关社会事务,也是优秀运动队或运动员不可或缺的,尤其是参与和组织国际体育赛事的进程中,少一些东道主的本位意识和自以为是的片面理解,少一些集体无意识错误和情绪化应对,学会在分析国际格局、国际规则的基础上适应性融入,这非常重要。”
【原创文章,抄袭必究。作者兰友,省报编辑,文学学士,多年媒体经验。如果喜欢,欢迎留言关注兰友猫咖馆,持续输入好文章,人物故事,电影八卦!】